因此,民眾若要避開此類詐騙,要加強的不是計算機概論,也不用成為資安專家,而是掌握一個最基本的原則 ──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不管是哪種方式傳來的訊息(簡訊、電子郵件、Line、FB、IG等),只要內容附上網址,而且點開後要求輸入帳號密碼或下載安裝程式,內心的警報器一定要大聲作響,告訴自己「這極有可能是釣魚簡訊。
此外,以肉類作為食材的藥膳,熬製時間較長,因此湯頭較為油膩,且鈉、鉀含量高,有代謝性疾病(如高血脂、糖尿病、高膽固醇、痛風)、高血壓、腎臟疾病者,應避免長期大量食用,此類患者若要食用藥膳,可改用蔬菜、根莖類作為搭配食材。但是不建議以下3類族群天天喝: 慢性腎臟病患者:由於雞精內含豐富鉀離子與蛋白質,恐加重腎臟負擔。
留意特殊健康狀態的食補禁忌 體質與健康狀態是食補前必須考量的重要因素,正確選擇適合自身當下身體狀況的藥膳,才能得到最佳效果。食補要適時適量 藥膳食補的優點在於中藥材的劑量與藥味相對於中醫固有方劑較少,對於身體的副作用危害較小,不過任何藥物都有適應症與禁忌症,所以食補之前還是要詳辨體質,徵詢專業人員意見之後再食用。如果本身有長期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膽固醇、高血壓等疾病,需要將特殊疾病飲食的限制(如限制糖、鹽(鈉)等攝取量)列入考慮,以免影響疾病病情控制。中藥選購及儲存注意事項 高貴藥材不等於最佳療效 食補的重點在於選擇最適合的藥膳來調整失衡的健康,所以選擇重點應該是針對體質選藥材,而非藥材價格的昂貴與否。藥膳中常見的人參、熟地、當歸、黃耆等中藥,容易與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的藥物起交互作用。
針對體質屬於燥熱的人(長期熬夜火氣大、容易口苦、口臭、便秘、痔瘡)及更年期陰虛燥熱者、免疫疾病患者、慢性病三高患者和3歲以下孩童等族群,都不適合吃熱補反而容易上火,容易讓血壓上升或產生半夜睡不著的現象。中藥常被用來作為調和劑的甘草,也會影響許多藥物的效果,患有高血壓及糖尿病者也應避免過食甘草。除了川普及其家族「誓不罷休」之外,以霍利(Josh Hawley)和克魯茲為代表的極端派、以蓬佩奧(Mike Pompeo)為代表的投機派,都希望利用川普基本盤,為自己參加2024大選積蓄力量。
壓制極端右翼,是最大挑戰 然而,川普畢竟擁有7400多萬支持者,下台後不可能輕易離開公眾視線。在煽動國會山莊的演講中,川普明確稱共和黨為「川普共和黨」。2016年前,共和黨曾是一個支持自由貿易、合法移民、強化國防和盟邦展現對俄強硬的政黨,當年的新黨綱也是最保守的黨綱。而一直支持川普的眾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卡錫(Kevin McCarthy)甚至曾建議川普提前辭職。
參議院領袖麥康奈(Mitch McConnell)私下樂見川普被彈劾。如果他們掌握權力,難免繼續把共和黨帶偏。
整個過程中,共和黨始終未能成功整合各派勢力,導致川普藉民粹主義、反建制主義奪取黨內大權。前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最近兩次大選均未投給共和黨。眾議院共和黨三號人物錢尼(Liz Cheney)領銜的10位共和黨眾議員投票支持彈劾川普。而川普2年內被二度彈劾,也成為共和黨人的恥辱。
曾效力於布希家族和馬侃的共和黨策士施密特(Steve Schmidt)2020年宣佈自己成為民主黨人。但在川普執政的短短四年內,共和黨政府對這些議題的立場基本都發生了逆轉,不但拋棄了黨派合作和保守主義理念,甚至多次違背憲政原則。而川普的基本盤和傳統建制派之間的分歧最為明顯。很多共和黨人甚至附和川普,企圖藉助法庭和政治干預等非民主手段爭奪權力。
即便到拜登就職之日,川普也未承認自己敗選的事實。不過,和以往共和黨面對的黨內挑戰不同,川普在保守陣營撕開的裂口並不局限於價值觀、理念和戰略之分歧,而更體現在現實與虛幻、真相與事實之爭。
他執政時的國務卿鮑爾(Colin Powell)更是旗幟鮮明地支持民主黨。根據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1月15日公佈的民意調查結果,川普在美國成年人當中的支持率已經跌至29%,低支持度主要緣於共和黨多數人不再信任川普。
從表面上看,共和黨建制派已經和川普走向決裂。面對這一形勢,共和黨建制派應該透過參議院接下來對川普的彈劾審判,竭力清除他的負面影響,同時也需要設法在地方及聯邦選舉中推出傳統保守派競選,阻止極端右翼勢力在初選中勝出。貝納早在川普勝選後就曾諷刺道,「美國已無共和黨」。另外,68%的美國人希望川普下台後不再是重要的公眾人物。雖然一些保守派金主宣佈撤銷對共和黨人的資助,進步派資本掌控的科技企業,也開始透過封殺帳號等方式打壓極端右翼言論,但這些都不是解決問題、規避風險的持久方案。林肯(Abraham Lincoln)當年警惕的暴民統治,如今在川普身上應驗了。
共和黨對川普的態度先後經歷了四個階段:初選期間短暫陣痛式的抵抗、推進保守議程時謙卑無能的順從、面對調查與彈劾時激化黨爭的共謀、民主大廈遭受襲擊後的懊惱。為了在2022年和2024年爭奪更多聯邦和地方權力,共和黨內部還會有人重新喚醒川普主義元素。
諸如密西根州聯邦眾議員艾邁敘(Justin Amash)這樣的年輕派則選擇脫黨,成為無黨派人士,或者呼籲同僚加入第三政黨。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簡單來說,現在的共和黨主要有兩派,分別是傳統共和黨(GOP)和「川普黨」(Trumpian Party)
諸如密西根州聯邦眾議員艾邁敘(Justin Amash)這樣的年輕派則選擇脫黨,成為無黨派人士,或者呼籲同僚加入第三政黨。尤其在馬侃(John McCain)離世後,共和黨完全被川普綁架,建制派敢怒不敢言。
而川普的基本盤和傳統建制派之間的分歧最為明顯。一些藉川普主義當選的共和黨聯邦眾議員將眼光投向競選參議員席位,一些極右勢力也有可能繼續影響接下來的州長選舉,尤其是喬治亞州和亞利桑那州。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簡單來說,現在的共和黨主要有兩派,分別是傳統共和黨(GOP)和「川普黨」(Trumpian Party)。即便到拜登就職之日,川普也未承認自己敗選的事實。
曾效力於布希家族和馬侃的共和黨策士施密特(Steve Schmidt)2020年宣佈自己成為民主黨人。而一直支持川普的眾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卡錫(Kevin McCarthy)甚至曾建議川普提前辭職。
那麼,川普之後,共和黨該如何重振旗鼓,誰能為保守派掌旗,擔任下一階段的領袖人物? 共和黨的持續分裂與迷失 從不接受非裔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開始,共和黨就一直陷入迷失。共和黨對川普的態度先後經歷了四個階段:初選期間短暫陣痛式的抵抗、推進保守議程時謙卑無能的順從、面對調查與彈劾時激化黨爭的共謀、民主大廈遭受襲擊後的懊惱。
根據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1月15日公佈的民意調查結果,川普在美國成年人當中的支持率已經跌至29%,低支持度主要緣於共和黨多數人不再信任川普。從表面上看,共和黨建制派已經和川普走向決裂。
但在川普執政的短短四年內,共和黨政府對這些議題的立場基本都發生了逆轉,不但拋棄了黨派合作和保守主義理念,甚至多次違背憲政原則。參議院領袖麥康奈(Mitch McConnell)私下樂見川普被彈劾。貝納早在川普勝選後就曾諷刺道,「美國已無共和黨」。前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最近兩次大選均未投給共和黨。
整個過程中,共和黨始終未能成功整合各派勢力,導致川普藉民粹主義、反建制主義奪取黨內大權。面對這一形勢,共和黨建制派應該透過參議院接下來對川普的彈劾審判,竭力清除他的負面影響,同時也需要設法在地方及聯邦選舉中推出傳統保守派競選,阻止極端右翼勢力在初選中勝出。
他執政時的國務卿鮑爾(Colin Powell)更是旗幟鮮明地支持民主黨。如果細分的話,至少有四股力量,分別是以羅姆尼(Mitt Romney)和柯林斯(Susan Collins)為代表的傳統保守派、以克魯茲(Ted Cruz)和柯頓(Tim Cotton)為代表的極端強硬派、以麥康奈為代表的建制投機派,最後一派則是川普及其家族。
2016年前,共和黨曾是一個支持自由貿易、合法移民、強化國防和盟邦展現對俄強硬的政黨,當年的新黨綱也是最保守的黨綱。壓制極端右翼,是最大挑戰 然而,川普畢竟擁有7400多萬支持者,下台後不可能輕易離開公眾視線。
评论留言